8/29_台灣電影的寫實與抒情傳統
寫實與抒情,始終是華人文藝創作中極重要的兩個傳統。電影自然也不例外。無論台語片、國語片、歌唱片…從寫實和抒情傳統裡,我們可以看到電影特有的文人視野和人文關懷。
more
客廳、餐廳、咖啡廳
在夕陽下海灘邊追逐的情侶
秦漢、秦祥林、林青霞、林鳳嬌
這些電影符號,風靡了一整個世代,是華語觀眾的共同回憶。
1963年除了梁祝風潮、李翰祥創立國聯影業,還有一件重大的藝文事件,就是瓊瑤出版了第一本小說《窗外》。從此她陸續出版50部小說,在1965至1983年間,瓊瑤作品被大量改編翻拍,在短短十九年間發行51部電影(《幾度夕陽紅》為上下集),以驚人的發行量改寫臺灣電影史,也奠定了「文藝愛情片」這個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類型。
瓊瑤作品記錄臺灣走過冷戰時期、農業到工業的社會轉型、以及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年代,在浪漫愛的故事架構下,有著女性思潮的覺醒,以及對臺灣社會縝密的觀察,不僅僅吸引了年輕女學生,也廣受年輕女工的歡迎。「夢幻寫實」,成為瓊瑤電影的特色。
接下來這兩集,我們一起來重溫早期瓊瑤電影浪漫的風采,也反思瓊瑤作品在臺灣歷史中的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