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音樂劇具備哪些元素呢?

(本圖照片來源:Unslpah;拍攝者: Liam McGarry)

 

在談論本篇之前,我們必須先定義何謂「好的音樂劇」,你可以用成功的、長期演出的、可以帶動流行等等來定義,以下為筆者的想法:

 

1.令人意猶未盡的音樂歌曲

《媽媽咪呀!Mamma Mia! 》為倫敦諾維羅劇院 Novello Theatre 最成功的音樂劇,其音樂不僅符合故事情節,更令觀眾離開劇場後,仍意猶未盡地在YouTube、Spotify搜尋它的音樂來聽。它以音樂為賣點,而非故事情節,這些通常被稱點唱機音樂劇 jukebox musical,一種使用流行音樂作為歌詞的音樂劇。耳熟能詳的歌曲搭配強烈感染力的故事,造就了成功的點唱機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 》便是典型例子。

 

台灣點唱機音樂劇則有《天天想你》與《搭錯車》。《天天想你》以張雨生 23 首經典歌全新編曲,編織一段當代動人愛情故事。《搭錯車》亦收錄了30首經典好歌,經由歌曲帶出一段感人親情大戲。

(圖片來源:廣藝基金會粉絲專頁

 

2.強而有力的故事情節 

良好的故事情節能有效整理歌曲風格,一般而言,好的故事情節比音樂重要多了!擁有強勁的音樂,情節卻薄弱的音樂劇往往會失敗,反之,良好的故事,即使搭配平庸的音樂,成功機率仍是高的。若音樂和故事皆十分優秀,那這部音樂劇十之八九會成功。故事要好的關鍵包含:邏輯清晰的故事線、引人共鳴的角色,以及能引導角色自然進入歌曲的環節。

 

3.堅不可摧的製作團隊

音樂劇若無製作團隊,那便不可能產生。包含導演、製作人、編劇、作詞、作曲、燈光、聲音、場景、服裝、編舞等,一個強大的團隊能提升音樂劇成功機率,團隊中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許多觀眾會為了團隊中幾個名字慕名前來觀賞。

 

4.群體共鳴的原作改編

許多音樂劇都改編自小說或電影,如《舞動人生 Billy Elliot》便根據同名電影改編。《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皆改編自經典文學。在選擇改編故事時,製作團隊必須先確定音樂是否能有效加入故事情節,原著必須能讓角色經歷一系列的情緒轉折,歌曲隨著情緒波動自然而然地宣洩,引發觀眾的共鳴。

 

台灣音樂劇如《飲食男女》,改編李安經典同名電影,經由巧妙的舞台設計、音樂和舞蹈,呈現了與電影截然不同的獨特魅力。

(圖片來源:天作之合劇場提供

 

5.邏輯清晰的幕次結構 

音樂劇每一幕結尾都應該推動情節或角色行為,引發觀眾好奇接下來的發展,由於音樂歌曲多象徵著角色的情緒轉折,因此每一幕多以一首歌或簡短的音樂重播作為結尾。現代音樂劇幾乎以兩幕形式寫成,如果再多幾幕,可能引發觀眾的不耐。第一幕結尾應該強而有力,吸引觀眾留下來看下一幕。而第二幕則更為重要,它代表著觀眾離開劇院後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完美的結局能彌補該劇前面的缺失。因此編劇必須讓故事擁有邏輯清晰的結構,達成理想令人難忘的結局。

 

6.眾星雲集的演出陣容

《歌劇魅影》之所以成功,強大的演員陣容是其中部分原因,但若你的內容平庸,即使卡司擁有人氣演員或歌手,也只能短期吸引觀眾,無法持續很長時間。好的音樂劇內容能吸引優秀演員主動試鏡,同樣地,優秀的演員也會增添音樂劇更多亮點,兩者相得益彰。

 

7.不可忽略的管弦樂隊

管弦樂隊是任何音樂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真正優秀的管弦樂隊往往會被忽略,因為它成為整個演出的一部份,但不要低估管弦樂隊對一部優秀音樂劇的貢獻。

(圖片來源:瘋戲樂工作室 Studio M粉絲專頁

 

許多台灣音樂劇也採用樂團現場演奏,如《木蘭少女》,便現場使用包含小弦樂團、木管、銅管、打擊與鍵盤等等,另一齣音樂劇《釧兒》,則現場將戲曲與流行音樂交融,兩者皆令戲劇添加了不少壯闊感。

 

(圖片來源:躍演VMTheatre Company提供

 

8.忠實支持的觀眾粉絲

大多數成功的音樂劇都擁有許多粉絲,他們會不只一次前來觀看。因此,成功的音樂劇不僅會想辦法吸引大批觀眾,更會經營粉絲,讓粉絲想一次又一次地回來觀看。

 

什麼才是好的音樂劇?

以上所有因素都有助於一部音樂劇的成功,但對筆者而言,如何時時刻刻引發觀眾的共情是一大關鍵,若舞台上角色情緒與台下觀眾是一致的,同時在某些時刻,能令觀眾感到一絲雞皮疙瘩,那代表它成功了。

 

你認為什麼才是好的音樂劇呢?趕快來和我們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