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

文/陳煒智

台灣電影於日本統治時期萌芽,最早是外商來台放映影片,隨後陸續有較具規模的映演活動。製片工作發軔較遲,早期多為日籍人士拍攝,後來才有台籍人士陸續參加。

根據學者推算,台灣出現類似電影放映的紀錄,可能在1897年,此後不久,又有經營木材生意的日人大島豬市,於1900年6月16日在台北「淡水館」(由清代『登瀛書院』改建,位於今長沙街,介於桃源街與延平南路之間)選映法國盧米埃兄弟所攝之〈火車進站〉、〈海水浴〉等影片,同行的放映技師松浦章三擔任解說員(號稱台灣第一位電影辯士),觀眾反應熱烈。到了1903年,擁有較高學經歷及文化涵養的高松豐次郎攜片來台巡迴放映,成為台灣電影事業在最草創階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直到中日開戰前的這段歲月,據載,來自殖民母國的日本電影享有包括日人經營之戲院與台灣總督府宣傳管道的重要通路;來自上海的所謂「支那電影」則形成另一股不可忽視的消費實力。這些華語片自1920年代初期起已便陸續引進台灣,到了1931年已有號稱約300部先後輸入本島。其中,《桃花泣血記》因為宣傳需要,將電影劇情改寫為唱詞,譜曲為歌,又灌錄成唱片播送,廣受歡迎,意外為台灣地區的台語流行歌曲打下基礎。

至於電影製片事業,此時志於電影的有心人,除了日本片廠偶來借景的跨海製作外,多數遠行至滿洲或上海灘奮鬥,較少有機會在本島真正大展拳腳。

電影於日治時期輸入臺灣,據考時間可能還早於上海月餘。從早期單純的映演活動,到後來搭配的宣傳,電影不但意外催生了台語流行歌曲,它的放映方式、傳播方式,包括「辯士」等行業,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太平洋戰爭爆發,本島電影產業出現巨變,直至戰後,才又是另一番新天地。

【圖解】1937年,經營大稻埕「第一劇場」的吳錫洋創立「第一映畫製作所」,由李臨秋擔任文藝部長。創業作《望春風》電影,劇本由李臨秋依同名歌曲情境編寫,鄭得福編為腳本。描述貧困家庭出身的藝旦悲劇,以及被命運播弄的時代男女。導演為安藤太郎、黃粱夢,男女主角由陳寶珠、彭楷棟飾演。知名辯士王雲峰擔任電影配樂。

回每集節目介紹